How to get rich (without lucky)

因為看到修修介紹『納瓦爾寶典』這本書,提到影響他人生的 Podcast,總共 3.5 小時請小心服用,看之前先請 ChatGPT 針對這個 Podcast 做重點摘要整理,快速了解一下!

若想要看修修的影片,請參考下面連結
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,一集 3 小時 35 分鐘的 podcast 引我走上富有以及幸福之路

🔑 一、理解「財富」的本質

💬 摘要:

財富是你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東西,不是薪水,不是金錢,不是地位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想讓我們跳脫「我想賺錢」這種直覺式的思考。他定義「財富」為 能自動運作、持續產出價值的資產,例如:

  • 可以出租的房子
  • 會自動運作的電商網站
  • 你寫的軟體程式
  • 你投資的企業股份

這跟金錢不同,金錢只是交易時用來交換的工具;而「財富」本身會創造價值。真正的財富,能夠買下你的「選擇權」與自由。


🧍‍♂️ 二、財富 vs. 地位:玩不同遊戲的人

💬 摘要:

追求地位的人,是在打零和遊戲;追求財富的人,玩的是創造型遊戲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  • 地位(Status)就像是金字塔:你上去了,就代表有人被擠下來。
  • 政治、媒體、社群上很多人貶低富人,說創業或科技「很邪惡」,其實是在拉抬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。

Naval 要我們看清這點:你如果在創造價值,就不需要去玩這種零和遊戲。因為:

  • 創業、寫程式、做產品,是創造出「以前沒有的東西」。
  • 地位遊戲是「透過踩別人來讓自己比較高」。

人生要選:你是創造者,還是批評者?

🤡 Joyce 心得:

這讓我反思最近的狀況,2025 原本有一個升遷機會,所以我在 2024 – 2025 都蠻用心在工作上建置架構、開發專案、開創一些沒有前人走過的路,但最後卻沒有獲得認可。就在我認為表現沒被認同而不開心的時候,我意識到自己是在玩零和遊戲而非正和遊戲。我喜歡這個工作是因為我喜歡創造價值、用自己的專業解決其他人的問題,假如我因為升等這個零和遊戲,而改變自己的初衷,那就不是我人生追求的方向。(但還是很不爽!!!!!)


💡 三、你不是靠運氣致富,而是靠「成為會賺錢的人」

💬 摘要:

真正的致富,是變成「有能力讓財富找上你」的人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把「運氣」分成四種:

  1. 瞎運氣(完全隨機)
  2. 勤奮創造出來的機會(你越努力,越容易撞到好事)
  3. 準備好自己去看見機會(熟悉某領域,你會發現別人沒看到的潛力)
  4. 你獨特的特質吸引機會靠過來(人格、聲譽、技能變成吸引力)

他最推崇的是第 4 種運氣:打造自己的品牌與人格,像是 Warren Buffett,他就是因為大家信任他的「名聲」,所以世界上的機會都會來找他。


💼 四、你不會靠出賣時間變有錢

💬 摘要:

時薪工作沒有辦法讓你真正致富。致富需要你擁有資產(股權、產品、系統)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這句話的背後邏輯是:你有時間限制,無論你是律師、醫生、顧問,只要靠「每小時換錢」,那你每睡一小時,就少賺一小時。

想像一下這兩種人:

  • A:每天工作 10 小時,一小時 100 美金 → 收入封頂就是 $1000。
  • B:寫了一套 SaaS 軟體,一天有 1,000 人訂閱,哪怕她今天去爬山也一樣賺。

B 就是在做 Naval 所說的:「建立財富資產,不是賣時間」。


🔧 五、槓桿是你致富的工具

💬 摘要:

用槓桿放大你創造的價值:不只是金錢槓桿,還有勞動力、程式碼、媒體等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「槓桿」意思是:你能用很少的力氣,撬動更大的輸出。
Naval 將槓桿分為四種:

  • 人力槓桿(請別人幫你工作)
  • 資本槓桿(用投資者的錢賺更多錢)
  • 程式碼槓桿(寫一次、賣無限次)
  • 媒體槓桿(拍一段影片、一個 podcast,千萬人收聽)

例子:Taylor Swift 錄一首歌,不用再「唱一百萬次」,但仍能獲得全球收益。

🔑 重點:善用無需許可的槓桿(程式碼、媒體)能讓普通人也擁有巨大影響力。


🔎 六、特定知識是無法教的,但可以追隨熱情找到

💬 摘要:

你賺最多錢的技能,通常不是你在學校學到的,而是你自己「追隨好奇心」養成的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「Specific knowledge(特定知識)」指的是:

  • 很難教(沒課程、教材)
  • 很難複製(AI 和大學生都取代不了)
  • 很個人化(根據你的童年、興趣、個性培養出來)

Naval 說:這種知識的來源是你對某些事的著迷。你自己也許沒察覺,但從小到大累積的經驗、思考模式、觀察角度,其實會造就這類知識。

🧭 例子:他原本想當科學家,但媽媽早在他青少年時就看出他會做生意,因為他經常「邊走路邊分析披薩店為什麼賣不好」。這就是潛藏的特定知識。


🧪 七、這種知識來自「邊做邊學」而非書本

💬 摘要:

最有價值的知識來自「學徒制」、自己摸索,而不是書本或大學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指出:「如果某件事能被學校教,通常也能被其他人取代」,甚至未來可以被 AI 或自動化處理。

例如:

  • 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(像 Warren Buffett),你不是靠 MBA,而是靠經年累月觀察市場、理解人性。
  • 成為寫程式高手,不是修完一門課,而是自己寫、debug、跟別人合作過程中學會的。

💡 建議:

  • 投資自己可以養成的稀缺技能,而不是那種「人人都會」的標準化工作流程。
  • 如果你找到自己「玩得起來但別人覺得痛苦」的東西,那很可能是你的特定知識。

💼 八、別只租出時間,要擁有「股權」或資產

💬 摘要:

如果你不擁有東西,你永遠只是個被替代的工作者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認為,真正致富的路不是靠加班賺加班費,而是:

  • 擁有產品、品牌、IP(智慧財產)
  • 擁有股權(創業、參與新創)
  • 擁有自己創造出來的槓桿性輸出

📉 他點出一個殘酷事實:

如果你的收入和時間是「1:1 對應」,你一旦停止工作,就沒收入,也沒自由。

🧠 延伸建議:

  • 去做「輸入與輸出不成比例」的事。像寫程式、錄 podcast、經營自媒體、投資…這些事情做一次,可能創造十倍、百倍的影響力。

🔒 九、選對人:找誠信高、聰明、充滿能量的夥伴

💬 摘要:

智慧、能量、誠信是不可妥協的合作三要素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的「三原則選人法」是經典:

  • 智慧(Smart):否則會把事情做錯方向。
  • 能量(High Energy):否則事情永遠卡著不動。
  • 誠信(Integrity):否則你會被背叛或被坑。

重點是:你不能在這三個中妥協任何一個。

💡 小提醒:

  • 誠信的本質是「當沒人看見時你還做對的事」。
  • 說自己很誠實的人,通常不誠實(這是一種騙局警訊)。

🌱 十、選擇長期遊戲與長期夥伴

💬 摘要:

所有的回報——財富、信任、關係與知識——都來自複利。
要玩長期遊戲,和願意長期共事的人合作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強調:「複利」才是人生最大紅利來源。

這不只適用在投資,也適用在人際關係與學習。例如:

  • 你和某個人合作越久,信任越深,溝通越順暢,效率也越高。
  • 持續閱讀與學習會讓你的思考方式提升到飛快成長的等級。

若你不停跳行業、換公司,你就得「重建信任、從零開始」。

💡 比喻: 與人合作像是玩一次次的遊戲。每玩一次,彼此更信任,未來的遊戲更順利。如果每次都跟新的人玩,那每局都要提防、懷疑,成果也會受限。


👥 十一、長期的遊戲裡,每個人會讓彼此變得更富有

💬 摘要:

長期合作是正和遊戲;短期利益是零和遊戲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正和(positive-sum)表示「大家都能贏」,而零和(zero-sum)表示「你贏我就輸」。

Naval 用烘焙「大餅」來形容創業與合作:

  • 長期合作的人會一起做出更大的餅,每個人都分得到更多。
  • 短期合作者只想「搶一塊餅」,甚至想搶走整個餅。

🔔 小提醒:玩正和遊戲,不等於當濫好人,而是建立互信、長期共贏。


🧠 十二、與理性樂觀者合作,遠離憤世嫉俗者

💬 摘要:

憤世嫉俗者會讓自己與周遭人都無法成功。
合作對象要是「認清現實,但仍選擇相信未來」的人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悲觀的人,總會告訴你為什麼事情「做不到」,但他們通常:

  • 自己不做事
  • 不讓別人去做
  • 用批評掩飾自己的無能與害怕

Naval 說得很絕妙:「他們不想帶路、不想跟隨,也不願走開。他們只想站在路中間攔你。」

💡 建議: 合作時,要挑那種:

  • 理性地評估風險,但願意承擔
  • 看見挑戰,但仍然樂觀前行的人

👤 十三、人格與聲譽是你最大的資產

💬 摘要:

你要建立一種人格,讓「機會自己來敲門」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強調:當你誠實、負責、值得信賴,別人就會主動找你合作,甚至願意讓你分一杯羹,只因為你「值得」。

例子:有人找到寶藏,卻需要專業潛水員。他們會找「全球最可靠的潛水專家」,而不是從街上隨便找人下水。

🎯 結論: 聲譽會吸引機會,就像磁鐵一樣。但這不是靠說出來,而是靠「做出來」的。


🧠 十四、逃離競爭的唯一方式:做自己

💬 摘要:

逃離競爭的方式,是「真實地做你自己」,因為沒人能跟你搶「你是你」這件事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認為,如果你不斷模仿別人,你就只能在「價格戰」、「效率戰」中死命搏鬥。

但如果你真誠展現自己最有熱情、最擅長的那一面,別人反而無法取代你。

🧩 重點:

互聯網讓每個人都能「找到自己的小眾觀眾」,只要你夠真、夠獨特,就能把它變成職業。

例子:有人用 TikTok 分享收納術、拍貓咪、講歷史冷知識,也都變成品牌。


📉 十五、別讓生活開銷把你困住

💬 摘要:

升級生活是一種「隱形監牢」,活在自己建的金籠裡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說了一句狠話(但很中肯):

最危險的兩樣東西是「海洛因」和「月薪」。

他不是說薪水不好,而是說:

  • 大多數人一賺錢就升級生活(買車、買房、吃更貴)
  • 當你開銷越來越高,你就越不敢冒險、越難離職
  • 最後變成高收入奴隸,無法自由地選擇人生

💡 建議:

  • 即使賺多了,也不要立刻升級生活水準。
  • 把錢拿去買回「自由」,不是「包裝自己看起來成功」。

🧠 十六、判斷力是你無法外包的致富武器

💬 摘要:

判斷力(Judgment)是你最關鍵的賺錢技能,因為它幫你決定「該做什麼」和「何時做」。

🧠 補充說明:

Naval 最後總結了賺錢的 4 大基礎要素:

  1. 特定知識(Specific Knowledge) – 你獨有的能力
  2. 責任感(Accountability) – 願意為成果承擔責任
  3. 槓桿(Leverage) – 放大你的影響力
  4. 判斷力(Judgment) – 選對事、做對選擇

他認為:「你可以請人寫程式,請人幫忙營運,但你無法請別人替你做『人生決定』。」

學會判斷「該投資哪裡」、「要不要做這個專案」、「現在該冒風險還是觀望」,這些就是無法被自動化的高階技能。


🏁 總結:你可以致富,但要願意扛責任、學習、走出舒適圈

Naval 的整體思想可以用這句話總結:

致富不是運氣,是一種內建的系統,一套思考框架,一種人格。

這不代表每個人都會成為億萬富翁,而是:

  • 你可以自由、有選擇權、有安全感地過你想過的生活。
  • 你不必每天「工作換錢」,你是用「價值換財富」。
  • 而這一切,是你可以學、可以打造、可以創造出來的。

Joyce
Joyce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